”智能制造是很好,但它也不是醫治企業百病的良藥,它并不能替代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的本身,它可以提升設計的水平和產品質量。”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說。
在10月23日的“第十五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對當前火熱的智能制造發出了要理性看待的建議,為智能制造熱潮降溫。譚建榮認為,企業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之前,首先要把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用好。他指出,無論是運用機器人,還是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都不能替代企業本身的產品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智能制造是很好,但它也不是醫治企業百病的良藥,它并不能替代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的本身,它可以提升設計的水平和產品質量。”
以下為譚建榮的演講實錄
機械制造企業主要是生產機械產品和裝備,經歷了機械化、電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階段。西門子公司率先提出了工業4.0,上升為德國國家發展戰略,其核心就是電子、IT、工業機器人在企業的應用。我理解第三次工業革命主要是面向自動化,解決的是人的體力的延伸。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是CPS,主要解決的是智能化問題,是人腦力的提升。
美國提出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在中國工程院的建議和推動下,我們國家也開始實施“中國制造2025”。無論是美國“先進制造業計劃”,還是德國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都聚焦到智能制造。政府對搞智能制造的積極性很高,企業搞智能制造的積極性也很高,專業的熱情也很高,到底什么是智能制造?
很多企業要打造數字化車間,要運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這些都非常好。我個人認為運用機器人技術搞人工智能技術,首先要把數字化技術用好,首先要把網絡化技術用好。運用機器人、人工智能搞數字化、網絡化,這些技術都不能替代企業本身的產品設計技術、產品制造技術。智能制造是很好,但它也不是醫治企業百病的良藥,它并不能替代設計技術和制造技術的本身,它可以提升設計的水平和產品質量。要做到這一點,精益生產、質量工程始終是貫穿始終的。
我有一個觀點,精益生產和質量工程是智能制造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我們的生產是粗放型的,沒辦法搞智能制造。所以,我們首先要精益生產,才能用這些先進的技術。通過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又是實現精益生產、質量工程的重要手段、重要技術。所以,精益生產既是智能制造的基礎,又是智能制造的目標。我們搞智能制造的小目標就是使生產更精益。
很多人提出現場管理,這非常重要。我個人覺得精益生產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
一是精益設計
今年改革開放40年,制造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以前,我們國家都是短缺經濟,是票證經濟,買什么東西都要憑票,很多地方的老百姓是為吃飯問題而發愁。經過改革開放40年,取得了巨大成績,制造業制造了大量的產品,我們國家250多個工業門類,全面出現了產能過剩。現在大部分老百姓是為什么問題發愁?現在老百姓是為減肥問題發愁。女士要減肥,保持苗條的身材。男士也需要減肥,為什么?因為肥胖,血壓、血脂要升高。由為吃飯問題發愁轉變為為減肥問題發愁,充分說明了制造業取得了很大成績。大部分的制造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中下端。從生產過程來看,屬于粗放型的、簡單型的、加工型的生產方式,產品設計始終是我們的弱點。我們國家的企業追求創新精神、追求創新設計、追求創新的產品。我們企業家要做產品,首先要關心我這個產品是給誰用的、我的客戶是誰、我的市場在哪里。這些都需要通過精益設計來完成。
二是精益加工
三是精益裝配
四是精益服務。
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變,精益生產要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
德國人認為有四次工業革命,英美還在提三次工業革命。英國學者保羅·麥基利提出了三次工業革命說他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工廠取代作坊,面向機械化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流水線普遍運用,面向的是大規模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是21世紀初,它的特征是數字化制造,面向定制分散的生產。與此相適應,精益生產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首先是于上世紀50年代創造的泰勒生產方式。福特生產方式主要是面向大批量、規模化,它的特點是柔性不夠。數字化制造是豐田式的精益生產方式,精益生產就是豐田公司提出來的。但是,是美國MIT的教授總結凝練的。國慶節一過,諾貝爾獎開獎,日本拿到了第18個諾貝爾獎。李總理最近訪問日本,參觀了豐田公司,它的技術也令總理非常震撼。但是,在美國面前,日本人是鬧不起來。精益生產日本人可以做,但是美國人總結出來的,還是美國教授棋高一著,把它歸納出來,能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