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又稱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種軟件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在一連串流程上,通過低編碼與錄屏的方式,“學習”人類的操作技能,實現替代人工,機器執行的作用。
Gartner于2019年推出了首張全球RPA魔力象限圖18家供應商上榜。億歐整理了國內外主流RPA廠商,一共有40家。
從地區上看,外國RPA廠商集中在美國與歐洲。中國RPA廠商集中在上海、北京。
RPA表格終板.jpg
RPA的前身
RPA在中國的前身,是以按鍵精靈為代表的桌面自動化工具。
但二者存在相當大的區別。與來也科技合并的奧森科技,成立于2015年。奧森科技的創始人褚瑞,也是國內桌面自動化工具按鍵精靈的創始人。按鍵精靈是當年他和伙伴李瑋在業余時間做的一個國產共享軟件,創業早期,褚瑞還肩負著國家863的重大科研課題,只能利用閑暇時間,對按鍵精靈做一些新版本迭代。
同為按鍵精靈和奧森科技創始人的李瑋對于二者之間的區別是這樣回答的:“如果只是實現界面的自動化,其實按鍵精靈已經足夠強大了。到了RPA領域,主要是為了實現辦公領域的自動化,眾所周知,辦公軟件的界面一般比游戲要簡單,變化頻率也不高,所以在界面自動化方面,RPA的要求反而更低了。
但是,RPA的領域比較廣,要面對各行各業的業務人員,,所以強調流程/腳本編寫起來足夠簡單, PA要求能夠對流程集中管控,要求能夠無人值守,這些需求確實是按鍵精靈不需要面對的。”
也就是說,RPA重視的是流程再造,糾偏和優化標準流程作業,最終實現開源節流的目的:一方面提升整體流程的產出效率,另一方面節省人工開支費用。
這就要求RPA企業非常熟悉某一行業或者場景下的業務流程,必須具備此領域的資深專家。此外,還需要客戶企業內部具備一個既具有IT基礎,又懂業務流程的對接人,讓RPA企業和對接人一同團結協作梳理流程,或者是重新設計。
中國RPA四類廠商的“英雄出處”
從構成上看,中國RPA廠商主要有四種公司:
第一種是互聯網巨頭,他們的RPA發展路徑是“從內生到外化”。原來都是為了解決內部流程復雜、提升業務效率而發明的,在成熟之后向外部開放。比如阿里云RPA(原碼棧)與平安集團的安小蜂,就是這樣的案例。阿里云的碼棧2011年誕生以來,在內部先后服務了淘寶、天貓、螞蟻金服、阿里云、飛豬和集團管理平臺,對外服務安踏、渤海財險、京博石化、中國進出口銀行、百草味等50多家客戶。平安的安小蜂服務的集團子公司包括平安產險、平安銀行、平安科技與平安證券。
第二種是RPA領域的初創公司,以云擴科技、藝賽旗、新來也、弘璣Cyclone為代表。這些公司在2018-2019年都拿到了融資。比如新來也(來也科技合并奧森科技)在2019年中完成3500萬美元融資;同年中,云擴科技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前后獲金沙江創投、明勢資本、紅杉資本的兩輪融資等等。
第三種是AI公司。他們憑借強AI能力,強勢切入RPA領域,使得RPA完成自動化到智能化的升級。比如達觀數據,達觀數據的定位一直是人工智能公司,今年7月推出了OCR(光學字符識別)與 NLP(自然語言處理)于一體的達觀智能RPA。
第四種是傳統的軟件公司,他們從OA軟件層向外拓展。RPA不會和現有的ERP/CRM等軟件IT系統相悖,也不會互相干擾。代表企業有金蝶RPA、用友RPA等。
雖然入榜的中國企業數量多,但從市場份額上看,美國企業才是RPA市場的主要創收主體。據Gartner相關統計,2019年全球RPA市場,TOP5分別是UiPath、Automation Anywhere、Blue Prism、NICE、Pegasystems,五家企業占據全球市場份額47%,美國的五家公司就幾乎占據了全球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還有機會嗎?
當前規模雖小,卻是潛力股
亞太地區的潛力發展較大,主要體現在增速上。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研究:預計到2024年,全球RPA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實現61.3%的年復合增長率,其中亞太地區的市場增速將在2021年達到181%,是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的三倍。
億歐預計,在亞太地區中,中國將占據主流市場份額,為什么中國的RPA市場發展潛力大?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中國本土企業數字化改造存量市場大,RPA市場增速高